杨树苗,绿化苗木中效果好的苗木之一,主要用于杨树单板用材造林品种,也可作为纤维板用材、纸浆用材等工业用材造林品种。除此之外,还可用作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等绿化品种杨树因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易繁殖、出材量高、易加工等特点,近年来被大面积栽植,已成为平原地区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的主栽树种。但是由于管护不当致使杨树速生、优质、丰产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林农种植、管护的积极性。
主要产地:江苏沭阳县诚程苗木、云潇树苗
⒈ 形态特征:美洲黑杨杂种,具有美洲黑杨的形态特征。乔木,树形高大,干形通直圆满,尖削度小,分枝粗度中等,树皮薄;叶片大,心形,叶长12~17厘米,叶宽14~16厘米,叶色绿色,叶柄长7~10厘米,淡绿色;一年生枝条灰青色,枝条基部形状为圆形,中上部微呈五边形,木质化棱线明显;皮孔中下部为圆形,上为椭圆型,皮孔大小为2~6毫米;一年生插苗苗高4~4.5米,基径3厘米,叶片数在79~100之间;芽长卵形,浅紫红色,基部绿色,长6~8毫米,*尖,不紧贴。 速生杨(20张)
⒉ 物候学特性: 3月18~26日开花,4月4~8日为芽萌动期,4月10日放叶,12初落叶,整个生长期为250多天。
⒊ 生长量指标:7年生树高生长量为24~26米,平均胸径32~34厘米,单株材积达0.4614~0.6500立方米;平均年生长量树高3.71米,胸径4.85厘米,材积生长量达到26.46立方米/公顷,10年为一个轮伐期,每公顷可产优质单板杨木264.64立方米。
⒋ 适应性及抗性指标:抗溃疡病及褐斑病,较耐干旱脊薄,在内陆花斑盐碱地上生长良好,材积生长量比对照Ⅰ—69杨高138.68%。无性繁殖能力较强,遗传稳定性较稳定,可在黄淮地区、江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流域浙、闽、粤的广大地区推广造林。
⒌
栽培学特性:南林895扬,喜光、喜水、喜肥,在光照水肥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十分迅速。大田育苗密度2700~4000株/亩,穗条长15公分,直
插,扦插季节为春季3月中旬至下旬,苏北地区插后应灌水一次;造林技术,用作单板用材林密度为18~58株/亩,穴规格为长×宽×高(80×80×100
厘米),栽植深度60~80厘米,灌足底水,栽植时间秋季杨树落叶后至春季3月下旬芽萌动之前,尽量做到当地育苗,当地造林,随起随栽,缩短起苗到栽植之
间时间,确保造林成活率。
⒍ 用途:主要用于杨树单板用材造林品种,也可作为纤维板用材、纸浆用材等工业用材造林品种。除此之外,还可用作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等绿化品种
杨树苗每亩扦插密度为4000株左右,株、行距可根据苗圃耕作方法确定。若要培育两年生大苗,扦插密度可自行确定。 欧美杨107号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重点推广的杨树新品种,由林业科学所张纹研究员课题组从l7个国家引进的33l个无性中选育而出。该**曾获得1991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经十余年的苗期测试。无性系对此林测试和区域化验,欧美杨107号表现良好,适合我国淮河,黄河,海河流域及辽河以南流域广泛栽植;并在新疆,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重庆等地方,有引种,即将成为我国北方包括西部地区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这一新科技成果解决了我国北方缺少工业用材林优良树种的难题,缓解了营造速生丰产林优良品种严重匮管的困难,大幅度提高了杨树的品质和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优质:材性好,其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均优于1-214杨;干型美,耐冠窄,侧枝细,叶满冠,御风能力强,抗病虫,比1-214杨抗光肩星天牛强。
速生:107号胸径年增长量4.45厘米,耐高温,年增长量4.45米,3-4年间伐可作纸浆材及中径长用材,5年后主伐可成为干径材。
2011年秋我基地种植107杨树苗400余亩!可供应107杨树苗200万株,规格如下:
米径:1.2-5.5公分 高度:1.5-6.0米
1、幼年期
对氮、磷、钾肥料都需要,尤其对氮、磷肥需求较多,氮促进枝叶生长,磷对根系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每年施3-4次为宜。
2、成年期
成年期树体进入结果阶段,施肥特点主要有:
(1)需要养分的数量大,种类多
每年采收果实,修剪树枝带走了大量的养分,因此平衡供肥是保持树体营养的关键。
(2)对微量元素需求量增多
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对大量元素需求有变化,使得中量元素需求更迫切,因此改土培肥尤为关键。
(3)不同的物候期需肥特性有差异
全年对氮、钾需求量多于磷,不同时期对氮、钾、磷的需求量不同。萌芽和新枝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素;开花期需要较多的磷、钾肥和硼肥;幼果期和膨果期需要充足的氮、磷、钾及钙肥,尤其是氮和钾;果实采收后至落叶,需要充足的氮肥,以便积累营养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
1.枝条冻害
枝龄不同,冻害发生的程度存在差异,发生冻害的顺序依次为1年生枝>2年生枝>多年生枝。冻害的发生与枝条的发育程度有关,秋季贪青徒长、停止生长晚、发育不成熟的幼嫩新梢,因组织不充实,保护性组织不发达,容易受冻而干枯死亡:发育正常的枝条,其耐寒力虽强于幼嫩新梢,但在温度太低时也会出现冻害。轻微受冻时只表现髓部变色,严重冻害时才伤及初皮部和形成层,有些枝条外观看起来无变化但发芽迟,叶片瘦小或畸形,生长不正常,剖开木质部色泽变褐,之后形成黑心,严重时整个枝条干枯死亡。
2.树干冻害
表现为树干皮层破裂,受冻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变褐,组织坏死,严重时组织基部的皮层和形成层全部冻死,造成树势衰落或整株死亡。
3.根颈冻害
根颈冻害是由于接近地面的小气候变化剧烈而引起的,根颈受冻后皮层变色死亡,轻则发生于局部,重则形成黑环,全株枯死。根颈冻害对果树危害较大,常引起树势衰落、感病或整株死亡。
4.花芽冻害
花芽严重受害时,全树花芽干枯死亡,或者内部变褐,鳞片基部变褐,有时花原基受冻或花原基的一部分受冻,使花器发育迟缓,或呈畸形。
5.根系冻害
在地下生长的根系,其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枝条抽干、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齐,或在展叶后又出现干缩等现象,创出根系则可看到外部皮层变为褐色,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甚至脱落等。
6.日灼
日灼表现在枝干的南面和西南面。因冬季白天光照强度大,枝干温度升高,使夜间冻结的细胞解冻,冻融交替,使皮层细胞遭受破坏,受害轻时,树皮变色横裂成斑块状,受害重时,树皮变色凹陷,韧皮部与木质部脱离,干枯、开裂或脱落,甚至死亡。
季低温灾害的防拉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