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黑斑病清香核桃在8月份高温多雨时对炭疽病的抵抗能力你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之前发生过细菌性黑斑病的引自需要注意在雨后使用抗生素(链霉素、陈雷霉素、中生菌素等)铜制剂进行重点防治。 防治方法一是结合修剪,清楚病故、病果;而是在雨后及时使用抗生素+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防治,晴天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2:200)对页面和果实进行保护,持续晴天每隔15-20天喷一次,直到果实采收,遇到下雨后再喷杀菌剂,间隔7天后再喷波尔多液。
控水:核桃树在萌芽、展叶、开花及新梢抽长等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核桃树经过越冬后,树体的水分会大量的流失,土壤的含水量也降到较低,因此抓好在核桃树萌动以前进行结合追肥春灌,对于促进核桃树前期生长,开花坐果较为有利,同时还可防止春寒、晚霜的危害。但在核桃树的开花前后应该控制浇水,浇水会促进枝条快速生长减少营养向幼果分配,使幼果营养不良,造成落果,因此在核桃雌花开花前后不要浇水施肥。
四、防病核桃树花期主要是要注意对细菌性黑斑病的预防。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果、叶片,也可为害嫩枝。幼果染病,果面生褐色小斑点,后成片变黑深达果肉,致整个核桃及核仁全部变黑或腐烂脱落。病原细菌在枝梢或芽内越冬。翌春泌出细菌液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蜜腺及伤口侵入,引起叶、果或嫩枝染病。潜育期5~34天,在田间多为10~15天。核桃花期较易染病,夏季多雨发病重。如果花期降雨较多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
核桃树栽植
1、栽植密度:辽核、中农短枝等短枝型品种可采用3米(株距)×4米(行距)的密度,亩栽55株,以利早期丰产,早见效益;而强特勒、清香,香玲等品种则可按照3米×5米(亩栽45株)或4米×5米(亩栽33株)的密度栽植。
2、挖坑:如果人工挖坑,建议挖60公分见方, 即长、宽、深各60公分,如果采取机械挖坑,则要挖1米见方,以利树苗成活后能迅速发根,挖坑时,较好将表土放一边,里土放一边。栽苗时,表土填下边,里土放上边。树坑挖好后,可以回填杂草、腐殖枝叶、表土层等,并加施底肥,如厩肥、磷肥等长效肥料,然后再铺上20厘米的土,上面才能栽树,注意鸡粪较好用干鸡粪,肥料一定不能与树根接触。
3、栽种方式:施完底肥后,开始栽树,放苗时注意嫁接部位朝北(因树有向光性,嫁接部位朝北可调整树冠分布,再者北方多刮西北风,可防止风折),并且要扶正,然后填土,填土时由四周往中间填,并保持均匀。待填满土后,把苗子轻轻提一下达到以前位置为宜,栽植不可过浅或过深。过深容易生长不良,缓苗慢,影响成活率;过浅容易失水,造成抽条。最后整平树盘。
核桃树8月份水肥管理
施肥 核桃进入八月份,对氮肥的需求量不大,如果这个时间施用氮肥,会影响果壳硬度,对于幼树则会造成“跑跳”,形成过多的秋梢,不利于越冬,而且*二年都不长果。八月份是清香核桃种仁充实关键期,在加强磷钾肥的使用,如果以后从6月就开始使用钾肥,现在应该达到不错的效果。
水分 到八月进入雨季,已经不需要对清香核桃认为浇水,降雨量大的地区,还应该尽早挖好果园内和树盘的排水沟、排水口,对于栽植过深挖开的树盘,更做到排水。如果水不能排出,也渗透不下去的时候 可把烧过的蜂窝煤放到树盘里,进行水分吸收,可以延缓水分对根系的影响。如果降雨出现秋梢的二次生长,这就需要进行页面喷施3%的磷酸二菱钾和200倍的多效唑,结合摘心进行控制生长。
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清香核桃在8月份高温多雨时对炭疽病的抵抗能力你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之前发生过细菌性黑斑病的引自需要注意在雨后使用抗生素(链霉素、陈雷霉素、中生菌素等)铜制剂进行重点防治。 防治方法一是结合修剪,清楚病故、病果;而是在雨后及时使用抗生素+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防治,晴天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2:200)对页面和果实进行保护,持续晴天每隔15-20天喷一次,直到果实采收,遇到下雨后再喷杀菌剂,间隔7天后再喷波尔多液。
2、核桃枝干病害 在进入雨季后,高温高湿环境细菌较易传播感染,如果只是在皮层部分,可用到完全刮掉后涂抹药剂,如果溃疡面已经扩散到木质部四周到健康部位3厘米,然后屠魔药剂进行**间隔10天进行一次。常用的药剂有:甲流苯乙酸、复制酸痛或噻霉酮。**治枝干病害不能单纯的靠药物,还要结合土壤改良、树干涂白、增强树势、改善果园通透性等方面共同作用,达到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
3.虫害防治八月份要注意防治刺蛾、美国白蛾等食叶类害虫,一般用菌脂类杀虫剂即可。
五栽植后管理 栽后工作:栽植工作完成后,浇一次透水。为了预防冬季低温冻害,可用涂白剂给树干涂白,涂白剂的配方:盐、生石灰、水比例为:1:6:10,可以再加入石硫合剂,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在栽种核桃苗后*二年春天萌芽前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为80-120厘米(山地80-100厘米,平地100-120厘米),时间越早越好,促进生根。定干后要用油漆封住剪口,防止水份流失。
栽植密度:不同品种、不同环境、不同栽植模式下,核桃栽植密度差异较大,总的原则说一下:(1)、早实品种密度大(密植)、晚实品种密度小(稀植);(2)土壤肥沃稀植、土壤贫瘠密植;(3)、人工管理中等行距、机械管理较大行距。正常管理水平下,早实品种栽植密度株距3-4米,行距4-6米;晚实品种株距4-5米,行距5-7米。
挖坑(定植穴):挖坑的模式和大小、**肥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根据园区环境、投资进度、管理模式等诸多因素来确定的,没有一定之规,然而,有一点,现在的核桃栽植都奔着丰产园来建设,所以,长期来看,改良土壤、适度供给水肥,以达到丰产、稳产、可持续的目的,就必须在定植穴和以后的土壤改良中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也就是说,现在可以适度省工,定植穴略小一些,但将来应该跟上核桃树生长需要的步伐及时、尽早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1)、肥沃土壤可以适度挖小的定植穴甚至直接栽植;(2)、贫瘠土地、僵硬土质、山地则应该开挖大的定植穴;(3)、机械化作业的园区可以机械开条状定植沟并施入**肥。所以出现一条有意思的结论:越是容易挖的,越可以适度浅挖;挖坑难度越大,越需要深挖。